youtube视频(中国大陆可能不能正常播放)
【8月2日新闻】
头条
克尔曼沙炼油厂起火
哈雷迪领袖拒绝征兵
以推进犹撒主权建设
川普对以征收关税
哈马斯切断与以联系
国防部官方消息
▪️哈马斯恐怖分子被围投降
今日,以色列第162师指挥下的伽法提旅战斗队在加沙北部拜特哈努地区展开行动,发现数名哈马斯恐怖分子自地道口钻出后向以军投降。初步讯问显示,他们原计划逃离,同行者已在交火中被击毙。投降者透露附近有武器库,并引导以军前往。现场缴获大量战术背心、弹匣、破片手榴弹和各类枪支,地道中还发现食物、水及卫生用品,表明为长期驻留所备。恐怖分子已被移交审讯,武器缴获完毕,工兵正勘查地道。以军将在该区持续搜捕恐怖分子并摧毁基础设施。曾长期威胁尼尔阿姆与斯德罗特的拜特哈努营已被伽法提旅摧毁并迫使投降,为“基甸战车”行动再添胜果。
♦️以重申不接受巴国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迪恩·萨尔在会见德国外交部长约翰·瓦德富尔时强调,只要哈马斯继续扣押人质并拒绝解除武装,以色列就不会考虑建立巴勒斯坦国。他表示:“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因为以色列不能放弃自身安全。”
▪️以推进犹撒主权建设
以色列国防部与司法部联合声明指出,长期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在犹太和撒马利亚推进以色列主权。声明称:“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确立以色列在犹太和撒马利亚的主权。尤其是在当前,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相关地图已准备好,也已作出支持定居点建设的决策,为未来推行主权铺路。”
🛡️以色列摆脱被动反应循环的呼吁
距2023年10月7日的大屠杀已近22个月,那是自大屠杀以来最致命的反犹袭击,超过1200名平民与士兵被杀,婴儿被斩首、妇女被轮奸、家庭被焚,超过250人被掳至加沙,至今仍有50人被关押,包括儿童、老人与幸存者。他们被囚在地道中,缺乏阳光、药品与食物,正被活活饿死,而哈马斯领导人享用被盗援助。国际社会却持续施压以色列“保持克制”。红十字会、记者、世界都在沉默。若人质是欧洲人,联合国早已介入。但他们是犹太人,所以被遗忘。联合国却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为人质、不为制裁恐怖分子,而是在奖赏暴行。
以色列正面临伊朗主导的八线攻击:加沙、犹太与撒马利亚、黎巴嫩、叙利亚、也门、网络战、信息战与核威胁。这不是边界争端,是为生存与西方价值而战。以色列必须重塑战争定义、将人质置于首位、执行红线、建立AI信息反击系统、掌握人道叙事主导权、动员全球犹太侨民。对西方而言,若你不能无条件谴责斩首婴儿,你不是中立,是共犯;对联合国,你们正赋予纵火者主权,历史会记住你们的作为。对犹太人,现在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对以色列领导人,我们不是为生存而活,而是为未来而战。以色列复国不是苟且存活,而是肩负使命。战争不是由我们挑起,但我们将决定它如何结束。
🎗️人质视频引发震动
哈马斯发布一段以色列国防军士兵罗姆·巴尔斯拉夫斯基的宣传视频,画面中他极度消瘦、情绪崩溃,艰难哭泣、行动困难,恳求以政府达成停火并促成人质获释。尽管该视频显然旨在施加心理压力,但凸显了人质在哈马斯囚禁下所承受的痛苦。观察者评论称:“这才是真正的加沙饥荒——是对人质的。”为尊重当事人及其家属,该视频不会公开。
哈马斯发布宣传视频后,人质家属发声:“很多人谈论加沙饥荒——我只想问:你们看到我们的罗姆了吗?他没有食物,没有药物。”
🔸️以向哈马斯下达最后通牒
以色列官员确认哈马斯已切断一切联系,目前无任何谈判进行。英国首相表示,即便哈马斯仍扣押人质,其也可能在九月前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则转向“全面协议”立场,主张以所有人质换取战争结束与哈马斯解散。哈马斯声明称,协议前提是停火、撤军、开放通道并启动重建,重申抵抗正当性与建国诉求,并指以色列是区域不稳定根源。
以色列第13频道报道,以方已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限其数日内回应,否则将推进收复边缘区计划。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则明确表示,不会再就部分协议谈判,唯一接受的是哈马斯无条件投降与解除武装。
📌加沙居民自愿迁移计划
内塔尼亚胡总理已通知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若无法达成协议,以色列将在数周内启动加沙居民“自愿迁移”计划。摩萨德已获指示,加速与可能接收这些居民的国家进行谈判。
▪️联合国援助质疑及回应
联合国数据显示,自5月19日至今,共有2,010辆援助卡车通过联合国机制进入加沙,其中1,753辆被劫掠,仅260辆成功送达目的地。
针对联合国援助被劫持数据质疑,有评论指出,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等西方领导人在缺乏事实核查的情况下就相信了哈马斯的说法,表现出对信息判断的盲目信任。
▪️ 全人基会援助体系削弱哈马斯控制力
美国特使维特科夫昨日上午在加沙南部拉法视察由全球人道主义基金会(GHF)运营的食品分发中心,现场加沙居民鼓掌欢迎。美国大使赫卡比表示,哈马斯痛恨GHF(全球人道主义基金会)援助体系,因为该机制下的食物未遭劫掠。GHF(全球人道主义基金会)已向加沙提供一亿份餐食,相当于每位居民50天的食物储备,仅南加沙一地就足以维持160天。一项新援助计划正在推动通过多渠道大规模向加沙运送物资,使援助“无处不在”,从而削弱哈马斯对援助的控制与转售能力。哈马斯则发布视频,展示其抓捕领取援助者并焚毁援助物资。评论质疑:这些食物到底去了哪里?
▪️加沙援助总金额去向受质疑
来自埃及、阿联酋和约旦的援助空投已获允许,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和巴林昨日也加入行动,其中巴林为战后首次参与,飞机将从约旦起飞进入加沙。视频显示,以色列未对空投物资进行检查。加拿大已向加沙提供3.4亿美元援助,相当于当地居民人均近两个月工资。若其他七国援助规模相当,累计金额相当于为加沙每位居民提供16个月本地收入的援助。有评论质疑这些资金的具体流向及其是否真正惠及民众。
哈媒称以援面粉致不育
加沙媒体GazaNow(加沙新闻即时)宣传称:“犹太复国主义占领者在美国支持下,将混有导致不育的谷物面粉送入加沙,以阻止当地人生育。”这是哈马斯持续抹黑由GHF(全球人道主义基金会)提供援助、煽动反以情绪的一部分。
▪️美以关系动态
尽管以色列对美国产品实行0%关税,川普政府宣布对以色列商品征收15%关税,美国解释此举是因以色列18%的增值税已构成实质性进口壁垒,引发两国经济摩擦。另有消息称,美军中央司令部高级将领在卸任前前往以色列进行告别访问。
🇮🇷 伊朗备战同时爆发国内抗议
伊朗克尔曼沙阿的炼油厂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不明。瑞典、西班牙、瑞士与法国的大使馆已从伊朗撤离。外媒称,俄罗斯已警告伊朗需为美以可能发动的袭击做好准备。伊朗革命卫队附属频道发布宗教色彩浓厚的战争威胁言论,呼吁准备一切力量与战马以威慑敌人。
此外,伊朗宣布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进入战争准备状态,并向伊拉克运送导弹。另一方面,伊朗国内因严重水资源短缺和基础设施崩溃引发全国抗议,群众高呼“我们要水,不要导弹”,反映出民众对政府将重心放在军事扩张而忽视民生问题的强烈不满。
以默许叙南部署
以色列据报默许叙利亚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安全总局在叙南部署,意在塑造战后格局并阻止潜在军事威胁靠近边境。同时,以军阿拉伯语发言人阿维查伊·阿德拉伊近日访问叙南大马士革省的德鲁兹村庄,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
叙境内安全与毒品问题并存
叙利亚依然是非法毒品卡普塔贡的主要产地,近期一批藏于运往沙特厨房电器中的毒品被官方查获,凸显该国毒品制造问题仍未根除。
🔅法中止撤离加沙居民计划
法国宣布停止通过人道项目撤离加沙居民,此前一名已撤离人员在法国煽动袭击犹太人,巴黎政府称此事件为“筛查程序失败”。
▪️以从阿联撤回外交人员
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警告,撤回驻阿联酋大部分外交人员,提醒公民保持警觉,避免在公共场所展示以色列或犹太标志,以防遭遇定向攻击。
🔷️阿裔以色列人在埃及使馆抗议
数十名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在特拉维夫的埃及大使馆外抗议,要求立即开放拉法口岸,表达对加沙平民的声援。
▪️以军调查士兵自杀原因
鉴于退役士兵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以色列国防军人力资源司令达多·巴尔·卡利法少将下令成立特别审查委员会,专门调查服役相关的自杀事件。委员会由预备役少将莫蒂·阿尔莫兹领导,成员包括心理健康专家、法律顾问、伤亡事务官员及国防部代表。其任务是全面评估现役与退役士兵的支持体系,并制定更公平、富有同理心的国家应对机制。
▪️哈雷迪领袖拒绝征兵配额
犹太联合妥拉党由阿格达斯以色列与妥拉之旗两大派组成,其中阿格达斯以色列由古尔哈希德派主导。该派灵性领袖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征兵配额或目标。”
总结:以色列加沙围捕哈马斯并发出最后通牒,推进犹撒主权、拒绝承认巴国。加沙援助遭劫掠,全人基会削弱哈马斯控制力。川普对以征税引发摩擦,伊朗炼油厂起火并爆发抗议。以调查士兵自杀原因,哈雷迪领袖拒绝征兵。
|